
丹参在《神农本草经》中有相关记载,入药后可以对生血化瘀、主胸痹心痛、烦心不眠、疮疡肿痛、心下胁痛者产生有效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丹参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抑制效果显著炒股股票配资平台,其水溶性化合物对周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改善效果好。
临床研究显示,丹酚酸B、丹酚酸A 等丹参水溶性成分,隐丹参酮(CTS)、脂溶性成分丹参酮 ⅡA(TA)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较高,同时,对炎性因子的抑制效果好,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代谢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进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的作用。除此之外,丹参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抑制效果好,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为脂溶性成分TA,具有钙拮抗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迁移、舒张血管、抗氧化、抗炎等效果。
赤芍降低全血黏度、促进血液流动展开剩余84%芍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首次提出赤芍、白芍之名,金元时期成无已在《注解伤寒论》首次提出“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也”,对赤芍、白芍的功效进行了总结,赤芍长于清热凉血散瘀,白芍长于滋阴养血柔肝。血瘀证会导致血液流动缓慢,血液黏稠度增高,使红细胞的聚集性增大和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下降,从而在宏观上会表现为血液流动性、黏滞性等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赤芍和白芍均能降低血瘀证大鼠的全血黏度,促进血液流动;高剂量赤芍还可通过降低MAXD、升高MAXDI 来降低血液的黏滞度和凝固性,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且赤芍作用效果优于白芍。
银杏:扩张血管 调节血脂据2020版药典记载,银杏叶有“活血化瘀,化浊降脂”之效,常用于通畅血管、延缓大脑衰老、调理脑供血不足,在预防和调理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重要地位。
扩张血管银杏双黄酮化合物可以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细胞中的一氧化氮的生物活性,从而增高环磷酸鸟苷的水平,降低由于苯肾上腺素所引起的动脉血管收缩作用。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提高血管内皮细胞中的钙离子浓度,进而达到扩张血管的作用。
调节血脂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显著降低血清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进而拮抗血叔胺素A2所带来的血管收缩。 研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体内血液中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的含量,使得血液的粘度降低,进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鸡脚刺,作用同大蓟:降压、抗菌、抑制心率收缩振幅中药大蓟有1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始载于《名医别录》,长于凉血止血、行瘀消肿,用来调理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妇女崩漏、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瘰疬、湿疹、肝炎和肾炎等。临床研究证明其有降压、抗菌、利尿及抑制心脏等作用。大蓟是中药大蓟的主要来源植物,有的地区将两面刺(又名鸡脚刺)、贡山蓟、灰蓟、野蓟和烟管蓟等也做中药大蓟用。
马等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大蓟水煎液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200mg/L大蓟水煎液对蛙离体心脏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离体兔心灌流实验表明,0.5g/kg该煎液对心率及心收缩振幅有显著抑制作用;大蓟水煎液1.5g/kg可使犬血压降到原来的2/3,并持续20min,反复给药可产生快速耐受。此外,大蓟对闭塞颈总动脉加压反射具有抑制作用。
维生素C抗高血压,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维生素C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水相的抗氧化,减少氧化应激和增强内皮功能通过对一氧化氮的影响生产。早在1946年,Guan 等已经提出了维生素C 具有抗高血压作用这一假设,并确定了生物学上的合理性。
Moran 等研究表明,血浆维生素C浓度和或维生素C摄入量与血压值呈负相关,这为研究维生素C 和血压相关性的实验提供了依据。血管的弹性也与血压的高低关系紧密,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波动越大,其血管的弹性就越差。而如果血管中的胶原蛋白缺失,也会使血管的弹性下降。而维生素C的另一功效就是促进机体合成胶原蛋白,这样对维持血管弹性,也是有益的。
补充维生素E,可以降低血压水平!无论是天然维生素E还是合成的α-生育酚,都是重要的抗氧化剂, 具有相对相似的抗氧化性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由于维生素E具有活性氧清除和抗炎特性,这能促进一氧化氮的产生、生物利用度和信号传导机制的调节,使维生素E在保护血管内皮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在轻度高血压患者的研究中,实验组补充维生素E长达27周,对照组仅摄入安慰剂,通过对比得出结论: 补充维生素E可降低血压水平。此外,临床实验显示,补充维生素E对中年高血压、类风湿关节炎和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均有有益作用。
参考资料:
1、王婷婷,张渊.丹参的临床药理研究新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2025,18(11):164-167.
2、乐娜,周雪,费文婷,等.赤芍、白芍及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9,12(09):1302-1307.
3、冯锦辉,毛祥正,贺燕玲,等.银杏叶对心脑血管疾病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7(05):136-140.
4、谭艳辉.维生素与防治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21):7777-7783.
5、刘路芳,马绍宾.127蓟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5,(03):105-108.
6、谭艳辉.维生素与防治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21):7777-7783.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部分图片文字来源网络,
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宣传素材。
若有侵权炒股股票配资平台,请联系删除。
发布于:北京市广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